【原创】《当艺术成为救赎时》 -- 旧金山 MOMA 博物馆看爱德华·蒙克画展
我们的画画老师总是对我们说,成年人学画,欣赏在先,提高技巧在后。学画要让艺术走进我们的生活;让我们提高对美的感觉力,欣赏能力;让我们的眼睛更加敏锐,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。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博物馆,听老师讲解大师的作品,总是同学们非常期待的事情。
八月,陈保平老师告诉我们,挪威籍的印象派大师爱德华·蒙克 (Edvard Munch) 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(SF MOMA) 有一个画展,非常值得去看。大家一致响应,一个星期六,陈老师带我们成年画画班的几个同学一起去旧金山看蒙克的画展。
蒙克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艺术家,他的作品,除了《呐喊》外,我几乎没有什么印象,也不曾关注过他的作品。
蒙克代表作《呐喊》(1893)
大家到博物馆前集合,开始欣赏画展前,陈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这位艺术家作品的基本特征。
蒙克多以生命、死亡、恋爱、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,用对比强烈的线条、色块、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,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;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。
比起色彩鲜艳的马蒂斯(Matisse),蒙克是个典型的“忧郁症”画家。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。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,呼唤式的处理手法,让人站在他的原作面前,忘记了去看他的绘画技巧,却被他要表达的强烈情绪所感动,让人身临其境。
他基本上用红、蓝、绿的纯色,却极为低调,画面上留下长长的、粗旷的笔触。灰暗的蓝色中有着无比丰富多样的色彩变化,不在原画前是难以感受到的,给人一种压抑,强烈的情感冲出力。
蒙克作品《人生之舞》(1925)
看画展前,先了解了一下艺术家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,这对了解他的作品很有帮助。
蒙克幼年丧母, 其父患有精神疾病,他在蒙克青年期去世, 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也先后去世。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,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。在五个兄弟姐妹中,只有一个兄弟结过婚,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。眼见双亲和兄弟姐妹接二连三地死去,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,接踵而至的悲伤对他是深度的精神折磨。因此,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,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。蒙克在晚年说道:“病魔、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,且持续地伴随我一生。”
在博物馆的每个展厅陈列的作品都是相近的题材,也许也是因为蒙克的画很容易分类,他的画展作品可分几类:自画像,生死,爱与忌妒,呐喊系列等。
蒙克的作品《嫉妒》(1907)
蒙克所画的人物,如同舞台剧的各个角色,很像是每种特定的姿势代表一种特定情绪,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。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,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。蒙克宣称,印象派并不适合于他的艺术。他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也不感兴趣,他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,且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,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气氛。
画展的第一、第二个展厅呈现的是爱恨嫉妒,死亡的主题,人的脸看得都像是鬼怪一样,脸部没有任何细节,画面象是大块涂鸦,背景常是红、黑、蓝、绿色。
一走进中间的一个展厅,看见墙上左边掛着这幅画。一下子被它的情景和气氛所打动。
蒙克作品《桑·克劳德之夜》(1893)
黑色的房间里,一人孤独地坐在窗口,看着窗外的景色。屋里的人没有开灯。窗外是明亮的夜景,月光射入窗户,照在房间的地上。
如果你是那个独坐的人,那一刻,你会感到与世隔绝的孤独和寂寞吗?还是会由衷地赞叹窗外的景色,并感到内心深处的感动?
不同的人, 不同的心情, 会看到不同的东西,而引起强烈的共鸣。艺术的魅力也就在这吧?
老师让我们注意蒙克有两张同样主题、同样构图的油画,题目为《 病中的女孩》(The Sick Child),绘画时间相隔了11年,绘画的风格却非常不同(请原谅手机随手拍无法拍出原画的效果)。
蒙克作品《病中的女孩》(1896)
蒙克作品《病中的女孩》(1907)
第一张更近古典风格,或者说是印象派初期的风格;后一张是印象派后期的作品。色彩鲜明,笔触更加粗旷,更表达画家的个性和情感。
在这些重复的画面里,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的精神世界,情感世界。《 病中的女孩》生活场景,很可能是画家难以忘怀的,他最心爱的姐姐在病床上的情景。很多不断重复的画面带有画家强烈的自传成份和叙事痕迹。
蒙克的一生重复很多同样的绘画主题,但风格各异,他曾多次改变艺术风格。从自然派,到半印象派, 到树立具有个人特色的综合派原始画风(比如《忧郁》),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,亦是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(比方说《呐喊》)。蒙克倾向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,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。
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,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现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(见《灰烬》),这种安排让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、空气、记忆、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刹那间凝固的感觉,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。
蒙克作品《灰烬》(1925)
老师在一幅少女肖像画前停下脚步,他告诉我们蒙克作品的另一个特征,他不追求完整,很多作品看上去像是尚未完成似的。老师让我们观察这幅少女像,像似一张草图,只是简单地构画了少女身体的线条,头发的线条。她的手,胳膊都没有完成,背景几乎是空白,只是底色。但是这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气氛,表现了作者心目中的少女那一瞬间的形象,有一种旋律之美,迷人之美。如果再加上任何东西也可能都会破坏了这种感觉,所以对于蒙克来说这已经足够了,这幅作品已经完成了,不需要再增添什么。
蒙克作品《玛多娜》(1895)
瑞典作者卡尔·奥维·克纳斯加德(Karl Ove Knausgaard)在蒙克的画册的“前言”中写道:
画是无声无语的,它们沉默不言。它们由颜色和形状组成,它们以另一种形式触动我们。我们感觉到的东西,超过语言可以表达的范围,艺术可以到达语言无法到达的地方,它们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地方。
蒙克在他生命的尽头说过:“艺术是我的自白。” 相信任何人看过蒙克的画都会理解这个说法。艺术是他的自白, 更是他的救赎。
从小体弱多病的蒙克活到八十岁,他在生命的最后30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。他没有家庭,没有孩子,只是年轻时候有过几次不顺的恋爱。他没有妻子,没有情人,几乎没有朋友,他唯一做的事就是画画!绘画的材料是他的伴儿,是他的手足,是他的工具,也是他倾诉的对象。画画是他生活的全部,他沉浸在其中,艺术成了他生活的唯一救赎。悲伤的时候可以画画;发疯的时候可以画画;忧郁的时候可以画画;一句话,活着还可以继续画画。
蒙克一生创作了一千七百多件油画作品。
蒙克作品《孤独的人们》
站在蒙克的作品前,我又一次强烈地意识到,艺术不仅仅可以捕捉美感,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,它还可以表达各种情感,表达各种生命体验。艺术家们,包括我们这些初学画的人,寻找和追求的都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。
在蒙克作品前,我们被他的作品所感动。我们感受到他的苦闷,悲伤,压抑和呼唤。在他的作品前, 我们与他相遇。
1
END
1